网易财经3月27日讯 2025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举办的“促进经济复苏:科技企业的机会与挑战”分论坛上,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围绕AI发展与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路径发表观点。他指出,中国正迎来AI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最佳窗口期,并强调科技发展需与社会公平并重。
马光远认为,尽管中国在某些核心技术上与美国存在差距,但在应用层面已展现出绝对优势。“我觉得这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,不管春节前后有没有DeepSeek这个事,我认为最大的产业应用场景、最好的突破一定是在中国,中国仍然处在创新最好的时间窗口。”
尽管看好AI前景,马光远也特别指出其潜在的社会成本:“每一次科技、产业革命都会牺牲一代人”,AI可能引发结构性失业,我们怎么来解决科技发展与普通人的矛盾?他建议一定需要公共政策层面去应对,当下就要应对,不能推到以后。
他强调,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普惠而非对传统劳动力的取代,因此公共政策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,“也就是说一定不要让人觉得进步带来的是恐慌,让大家感觉到进步带来的一定是你生活的改进,所有人的生活变好了才是真正的进步。”
谈到企业发展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,马光远强调了中国企业的韧性与适应力:“我们老讲国际环境非常复杂,我去年其实不太明白,因为我们三架马车表现最好的是出口,说明在国际环境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我们的出口表现还相当不错,这说明中国企业在应对复杂国际环境方面的能力非同一般,国际环境怎么变化,我们都会有很好地应对。”他认为尽管全球不太平,有很多的不确定,最终带领我们穿越周期的可能真的就是AI。
马光远将当前反全球化浪潮视为中国企业的机遇,他直言美国的压制反而加速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:“如果没有美国倒逼,我们很多企业没有创新意愿的,不会把钱拿来做创新,所以我觉得要感谢美国的倒逼。”过去十年,中国手机、家电企业通过本地化策略在海外站稳脚跟,他以中国电视品牌在北美市场推出大屏机型为例,说明企业拥抱出海、精准适配需求的重要性。(甄晓晖)
Copyright © 2008-2020 【新宝配资】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-1 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